帝国理工学院Rodrigo Ledesma Amaro教授做客“天工论坛”
字号:【大】 【中】 【小】
7月18日,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Rodrigo Ledesma Amaro教授到访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并在研究所“天工论坛”上作题为“Synthetic biology of yeast and yeast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的学术报告。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李德茂研究员主持报告会,田朝光副所长为Ledesma Amaro教授颁发了论坛纪念牌。
Ledesma Amaro 教授是国际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青年学者。报告中,他以食品领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帝国理工大学贝索斯可持续蛋白质中心(BEZOS CENTER FOR SUSTAINABLE PROTEIN)的定位、核心目标、研究规划及发展愿景。随后,他重点分享了在该中心支持下,其团队在微生物底物原料高效利用、高价值产物生物合成及工程生物学工具开发三大方向的代表性工作。
在微生物底物利用与产物合成方面,Ledesma Amaro教授团队以解脂耶氏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解析该酵母的甲醇利用代谢途径,发现过表达甲醇脱氢酶基因可显著提升菌株对甲醇的转化效率;进一步研究证实,核酮糖一磷酸(RuMP)和木酮糖一磷酸(XuMP)通路关键基因的过表达不仅能增强甲醇利用能力,还可促进菌株生长。基于这一改造后的酵母底盘,团队已成功实现白藜芦醇等高价值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此外,他还介绍了利用酵母底盘生产 β- 胡萝卜素等其他功能性产物的研究进展,这些成果为微生物高效转化多元底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在工程生物学工具开发方面,Ledesma Amaro教授团队发现在酵母中可通过诱导型启动子调控 sgRNA 表达,据此开发出无需添加剂诱导的 Multiplexing CRISPRai 工具。该工具能实现多基因的同步表达调控与抑制,仅需单次遗传转化,即可完成酵母 TCA 循环中 11 个基因的精准调控。实验数据显示,经该工具基因编辑后,琥珀酸产量较原有水平提升了 45 倍。这一工具的成功开发,为酵母蛋白合成途径中的多基因协同调控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也为相关领域的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到访期间,Ledesma Amaro教授还参观了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技展厅以及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并与所领导和相关科研人员围绕未来在相关方向的深度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田朝光为Ledesma Amaro Rodrigo颁发论坛纪念牌
Ledesma Amaro Rodrigo教授作报告
报告现场
版权所有 © 201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七道32号,邮编:300308
电话:022-84861997/84861977,传真:022-84861926,邮箱:tib_zh(AT)tib.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