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到访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并作了题为“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天工论坛”报告。所长马延和为周其林院士颁发论坛纪念牌,副所长王钦宏主持报告会,研究所师生约150人参加了报告会。
在过去40多年的手性催化研究中,研究学者虽已开发了如联萘、二茂铁等许多手性催化剂骨架,但对多种反应都有效的优势手性催化剂很少,真正高效并且获得广泛应用的催化剂更是鲜少报道,开发具有稳定结构的刚性催化骨架对于手性催化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其林院士瞄准这一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带领团队发展了一类全新的“基本骨架”——手性螺环骨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修饰,开发了一系列理想的手性催化剂,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引领了全球手性催化研究,被国际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报告首先介绍了手性螺环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2011年合成的高活性手性螺环催化剂至今保持着分子手性催化剂世界记录。报告还介绍了手性螺环配体与硫脲分子两种催化剂协同催化的卡宾高对映选择性插入脂肪胺N-H键合成手性氨基酸的策略。该方法具有极高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能够广泛应用在药物及生物活性分子(如阿莫沙平、曲美他嗪、沃替西汀等)的衍生化反应中,反应产物——手性α-氨基酸衍生物,可以作为重要的合成模块用于多种手性药物高效合成。
周其林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前世今生,拓展了与会人员的研究思路。报告后,与会人员和周其林院士围绕化学催化与生物催化反应差异性、计算化学、人工智能在化学催化中的应用、化学合成手性配体如何控制反应成本等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期间,周其林院士还参观了研究所的科技展厅和技术支撑平台,对研究所十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表示高度赞赏。
马延和为周其林颁发论坛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