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生物乳化剂同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提高石油采收率
  发布时间:2014-01-02    供稿部门:黄志勇课题组

  石油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资源,世界范围内的采收率在30-60%之间。为提高油藏中的石油采出率,目前我国多数油田主要经历了三次采油技术应用,即依靠天然能量采油、注水注气保持地层压力采油和强化采油,包括化学驱油等技术,但上述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残留在地层中的石油资源占到了50%以上,因此需要更有效、更环保的采收方法。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MEOR)是目前公认的开采油藏中剩余油和开发利用稠油油藏的最有效的采油方法之一,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开发效率高、过程控制简单、代谢产物不残留等优点,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进一步开采剩余油藏的技术手段。表面活性物质对原油进行降解和分散乳化,最终使固态石油变为液态而被开采,是MEOR技术最重要的作用机理之一。但目前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很少,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油藏及储集层类型多,原油性质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没有环境适应能力强的菌株应用于石油生产,因而对微生物驱油机理和适应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要。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应用微生物生态工程研究组筛选得到一株兼性耐高温耐盐微生物XS2,该菌株在耐高温(40-80)、耐盐碱(NaCl浓度5-20%pH5-9)、降解原油(降解C9-C37烷烃)、产乳化剂以及乳化剂活性(耐受40-80pH5-12NaCl浓度1-20%)方面,展现了较强的工业化应用潜力。研究组进一步研究了微生物生产生物乳化剂的活性,发现对石蜡乳化作用E2468%以上;进一步通过控制溶氧,控制pH和发酵过程分批补料的方式,优化发酵条件,在稳定活性的前提下,提高乳化剂的产量到23g/L;研究组就乳化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对乳化剂的驱油性能进行了评价,发现该体系拥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能大幅度提高水驱后剩余油的采收率(11.55%-30.78%)。 

  研究组将菌株XS2生产的耐高温、耐盐碱活性的生物乳化剂同具有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糖脂(表面张力25mN/m以下)进行复配,进一步降低了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提高了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梯度稀释实验表面,复配体系稀释20倍后的表面张力和乳化活性仍然能维持在较强活性水平,乳化原油粒径小于5um且保持乳浊液状态20h以上,显示了较强的工业化应用潜力。目前该菌株已经获得专利保护,正在进行长庆油田单井吞吐实验。 

打印】  【关闭】  【返回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七道32号,邮编:300308
电话:022-84861997/84861977,传真:022-84861926,邮箱:tib_zh(AT)tib.cas.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