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光明日报】第十二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在津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17

字号:【大】 【中】 【小】

11月15日-18日,第十二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在天津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办,来自合成生物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各界嘉宾共计500余人现场参会。

近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生物基产品与服务创新空前活跃,一个以合成生物技术为驱动、生物制造产业为支柱的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到来。本届大会以“合成生物,驱动生物制造”为主题,汇聚产学研各界嘉宾,围绕新形势下生物制造前沿创新与产业发展开展深入交流研讨,赋能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启迪新思想、注入新活力、蓄积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金征宇,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讲席教授曾安平,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法定代表人、副所长向华作大会报告,就合成生物前沿科技进行了系统阐释,并对生物制造领域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灿在《人工光合成的机遇和挑战》报告中,阐述了通过人工光合成研究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燃料(太阳燃料)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人工光合成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特别分享了研究团队在以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为代表的人工光合成研究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金征宇在《碳水化合物研究史及淀粉加工新思考》报告中,概述了碳水化合物的研究历程及研究团队在淀粉加工研究方面的系列工作及成果,并针对当前淀粉加工与制造行业面临的问题,从新淀粉资源挖掘、新检测方法引入、新加工技术和工艺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

曾安平在《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无限未来: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享了生物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程中的体会,并介绍了研究团队在C1-Cx合成生物学、新型生物材料及医药相关能量代谢及凝聚体合成生物学方面的最新进展。

向华在《合成生物驱动生物制造:天津工业生物所科技创新实践》报告中,介绍了国内外促进生物制造发展的政策规划、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天津工业生物所建所十余年来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深入分析了生物制造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他表示,天津工业生物所将围绕我国“双碳”战略实施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加强工程生物学前沿基础研究和生物制造核心技术攻关,有力推动“农业工业化、工业绿色化、产业国际化”。

大会报告后,天津工业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与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白皮书2024》,对近期国际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前沿进行了梳理盘点,对我国生物制造产业主要板块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照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经济发展战略与形势,绘制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概貌与前景。

大会设置“生物设计与构建”、“化学品绿色生物合成”、“未来食品生物制造”、“天然产物微生物重组合成”、“非粮原料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前沿技术”、“生物制造自动化”、“工业菌种自主创新”、“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九大分论坛,来自全国近40个单位的80位代表性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作了精彩主题报告,介绍了各自在生物制造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并围绕分论坛议题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与研讨。

自2007年创办以来,大会立足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深耕厚植十余载,推动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和发展。本届大会秉持高层次学术导向,深度聚焦前沿探索与创新发展,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互动,进一步促进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引领了生物制造领域学术交流新风尚。参会人员深入交流分享了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探讨了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对于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以及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齐芳、崔兴毅)

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