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瞭望】微缩版“新型举国体制”出大成果

发布时间:2024-02-03

字号:【大】 【中】 【小】

◇天津工业生物所把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指标,关键看对国家、地方、科技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多大,在科学界和产业界形成的影响有多大

◇新设“总体研究部”,主要负责研究所重大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任务分解和系统集成,组织和集中优势力量,实行资源、人员和装备的统筹和调配。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体研究部、研究组、平台实验室”三维科研组织模式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毛振华王井怀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杨建刚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2023 8 13 日摄)


一位科研人员讲过一个故事:以前,他沉迷于一项合成生物技术,想向有关部门申报课题、立项,争取资金。当时这项技术在国内没有人研究,申报时面临一个尴尬,没有团队跟他PK,没人一起竞标,结果便无法申报。

“你想吃‘螃蟹’、敢吃‘螃蟹’还不行,得有人跟你一块吃‘螃蟹’才行。可是,大家一起吃的,那叫“螃蟹”吗?”——国内不少科研人员面临着这样的“螃蟹困局”。

如何克服科研碎片化的趋势,面向实际需求解决创新难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业生物所)以“微缩版”新型举国体制贯通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培育的全创新链条,截至目前与250余家企业签署协议410项,合同金额24.6亿元,进入全国科研院所及高校成果转让“50强”。

研究所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等引发公众关注的重大基础创新领域实现突破。

跳出项目申请的圈

科研圈有一句话,50%的时间在申请课题,不少人将本来应该做科研的时间耗在课题申请上,浪费了很多科研时间。

天津工业生物所建所后定下一条规矩,科研人员选定科研方向后,不发表论文、不申请课题,同样可以有体面的收入。“科研人员的工作,不以论文多少、课题多少作为单纯的衡量指标”。工作人员说,天津工业生物所把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指标,关键看对国家、地方、科技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多大,在科学界和产业界形成的影响有多大。

这种考核指标面向国家的实际需求,让市场衡量科研成果。为此,天津工业生物所早在2013年就制定了《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暂行办法》,在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中率先实现将成果转让总收入的49%奖励给成果主要完成人,到2020年这一比例提升至70%。

“80后”科研骨干蔡韬受益不少。蔡韬上有老下有小,但有一段长达6年几乎没发重磅论文的经历,也不靠申请科研经费过日子。他将精力全部放到一项生物合成技术上,直到2021年夏天终于有重大突破。

“6年,就干这一件事。没个底子托着,谁也不敢这么干啊。”蔡韬说。

张学礼也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通过多年努力攻关,张学礼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全生物法生产L-丙氨酸产业化,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50%以上。在这一制度的支持下,张学礼的科研成果让我国的相关企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丙氨酸供货商。随着该企业上市,张学礼也成了所里第一个“亿元教授”。

跨学科“大兵团作战”

“PI制”(“学术带头人制”)是学术界一种常见的科研组织模式,通常是由一个学术带头人为基础和核心带领一个小团队从事某一具体领域的科研攻关。这种形式灵活且专精,“特别适合发论文”。

而一旦科研创新面向实际问题,这种以发论文为导向的小团队模式就有些不灵了,还得靠跨学科“大兵团作战”。

采访中,天津工业生物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新设“总体研究部”,主要负责研究所重大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任务分解和系统集成,组织和集中优势力量,实行资源、人员和装备的统筹调配。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体研究部、研究组、平台实验室”三维科研组织模式。研究组平时有自己的课题,遇到重大攻关项目,由总体研究部通过“择优制”“点将制”承担所里分配的任务,同时配以“平台实验室”负责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开发,为项目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种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杨建刚感触最深。杨建刚说,这种模式打破研究组独立分散、无法有效组织重大项目、研究开发与产业应用不能有效结合的科研模式,有助于克服科研碎片化趋势,有种单位内微缩版“新型举国体制”的意思。

由此,一个以面向实际问题,甘坐冷板凳的科研模式,逐步打造出来。

创新正当时

不久前,天津工业生物所在微生物食用蛋白高效创制研究方面获得了突破。李德茂、王钦宏团队等实现菌丝体蛋白合成速率、碳源转化率和蛋白含量的同步提升,使获得相同蛋白质产量的情况下,工程菌株发酵所需的葡萄糖消耗量减少61%。

李德茂介绍说,我国传统农牧业来源的蛋白供给处于供不足需的局面,导致巨大贸易缺口,急需一种新的供给模式以保证蛋白大规模供应。这项研究便有助于提供安全性好、营养丰富、可持续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蛋白来源。

2012年以来,天津工业生物所的创新一个接一个,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现代发酵产业菌种迭代创新、医药化学品绿色制造等关键技术创新不断涌现;DNA合成、酶蛋白理性设计、新型基因编辑器、高通量筛选等底层技术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梳理这些创新成果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这正是我们科研人员努力的好时候。”天津工业生物所“90后”科研人员宋睆说。

(《瞭望》2024年第06期 )